• 欢迎访问广东省自考网!本站为考生提供广东自考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广东教育考试院eea.gd.gov.cn为准。
    城市:
    自考查询:
    所在位置:广东省自考网 > 广东自考报考指南 > 考试大纲 > 广东省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大纲

    广东省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大纲

    2022-01-04 10:07:31   来源:其它    点击:
    自考在线学习 +问答

      【导读】广东省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大纲是怎样的?自考考试大纲可以帮助考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和复习,知道考试重点能够更好的进行考试,下面就跟着广东省自考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广东省自考考试大纲

     

      广东省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大纲

      导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明白政治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把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认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揭示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科学,也是一门随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了解政治经济学是一门课程,同时又是一个学科,认识到这它在经济学科中的基础性地位,是经济学学科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认识政治经济学的特征和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的重要意义。

      课程内容

      0.1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0.1.1 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经济规律的科学。最初出现的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包括资产阶段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

      0.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于60年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创立的,是以批判地继承前人一切优秀成果为基础的,也是植根于社会经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运行及其发展趋势,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向未来社会关系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0.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丰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0.2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0.2.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

      0.2.2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系统

      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既要注重对经济制度的研究,又要重视对经济体制的研究,更要对两者之间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0.2.3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0.3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0.3.1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0.3.2 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经济规律的两大特点。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

      0.3.3 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体系的含义。在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规律楚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甚本经济规律决定该社会的生产晶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决定该社会生产的实质和社会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0.4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0.4.1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强调实亊求适,就是从客观的经济事实和经济现象出发,透过各种经济现象揭示出隐藏在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政治经济学,可以科学地揭示经济关系及其运行规律。

      0.4.2 抽象法

      抽象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它是运用人的抽象思维能力,从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中,排除各种外在的、非本质的联系,抽取某种共同的、本质的联系,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方法。

      0.4.3 逻辑史相一致的方法

      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逻辑与历史相-致的方法就是指思维推理过程要符合和反映经济现象的历史发展过程。但是,在逻辑与历史相-致方法的运用中,逻辑与历史并非是绝对一致的。当思维的逻辑进程与历史进程不一致时,历史进程必须服从于思维的逻辑进程。

      0.5 政治经济学的特征及学习意义

      0.5.1 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政治经济学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0.5.2 制度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经济制度,研究的是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生产关系,研究的是不断变化的生产关系,这三者是统一的。

      0.5.3 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意义

      第一,政治经济学为学习其他经济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二,政治经济学是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第三,政治经济学是进行我国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识记 : 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领会:(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2)与吋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

      简单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1) 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 )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稈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3 )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辩证关系。

      领会:(1)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生产关系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复杂系统。

      简单应用: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员中研究社会生产关系。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识记:(1)政治经济学的任务。(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领会:(1)经济规律的特点。(2)经济规律的类型。(3)基本经济规律。

      简单应用:经济规律体系

      (四)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识记:唯物辩证法是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经济运动过程,具体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和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领会:(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2)政治经济学的制度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综合应用:学习政治经济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四、本章重点

      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政治经注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力。生产关系的内容及其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纱。唯物辩证法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第一篇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考察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阐述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掌握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了解合理配置资源是一切社会生产共同的要求,认识采用何种经济体制模式取决于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地发展。懂得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形态的最本质的经济关系。是经济体制的基础,以及经济体制反映经济制度的基本要求,它即受经济制度的制约,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

      1.1 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及规律

      1.1.1 社会基木矛质与经济制度变革

      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 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1.1.2 经济制度变节的过程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五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依次更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灭亡和它新的社会经济制度所取代,都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1.2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2.1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形成于原始社会,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多个社会形态。自然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

      1.2.2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立特。到了资本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发展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条件。

      1.3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1.3.1 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经济资源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有所不同,它既可以借助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来实现,也可以运用政府的力量,通过人们预先制订计划直接分配社会经济资源来实现。

      1.3.2 市场配置方式和计划配置方式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经济资源合理而有效的配置可以通过市场和计划两种方式,或这两种方式不同程度的结合来实现。无论是市场配置方式还是计划配置方式,它们都属于经济体制范畴,是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

      1.4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1.4.1 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

      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社会形态的根本性质。经济体制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同时,经济制度的性质、特征也要通过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

      1.4.2 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经济体制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及规律

      识记:(1)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2)人类社会五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领会:(1)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2)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灭亡及被新的社会经济制度取代的过程都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二)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识记:(1)自然经济及其基本特征。(2)商品经济及其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领会:(1)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式。(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3)商品经济的经济特征。

      (三)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识记:资源配置、市场经济。

      领会:(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2)社会化大生产中配置资源的两种不同方式。

      简单应用:(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2)市场配置方式与计划配置方式的异同。

      (四)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识记:经济制度、经济体制。

      领会: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四、本章重点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过程。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不同特征。商品经济产生和存的前提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化大生产中市场配置方式与计划配置方式的异同。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并理解商品和商品生产的矛盾,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了解商品的价值量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以及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等基本原理。掌握价值创造、价值量决定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为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

      2.1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2.1.1 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在因素,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商品的交换价值。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1.2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1.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由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即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决定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2 商品的价值量

      2.2.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2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复杂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可以多倍于简单劳动。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来计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折算成倍加的简单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是相对的。

      2.2.3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着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2.3 价值规律

      2.3.1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2.3.2 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地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使社会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三、考核知识与考核要求

      (一)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识记: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交换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运动。

      领会:(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3)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

      简单应用:(1)商品的内在矛盾。(2)商品生产中的劳动二生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

      综合应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二)商品的价值量

      识记: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劳动生产率。

      领会:(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来计量的。(3)复杂劳动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可以多倍于简单劳动。

      简单应用:(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三)价值规律

      识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领会:(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简单应用:价值规律的作用。

      四、本章重点

      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商品价值量的决定。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作。

      第3章 货币与信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分析价值形式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了解货币产生的过程以及货币的本质。掌握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货币所具有五种职能,以及货币的流通规律。了解信用的产生及其主要形式,掌握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双重作用。

      二、课程内容

      3.1 货币的形成和本质

      3.1.1 货币的产生

      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1.2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特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3.2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

      3.2.1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在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价格。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关系。商品流通。

      3.2.2 货币形式的发展

      就货币具体形式的变化来看,一般经历了非金属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

      3.2.3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3 信用

      3.3.1 信用的产生及形式

      信用形式的多样化。商业信用的特点和工具。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行信用的特点。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企业信用的含义。消费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

      3.3.2 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

      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货币的形成和本质

      识记:价值形式、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

      领会:(1)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2)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关系。(3)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4)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

      识记:价值尺度、流通手机、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商品价格、价格标准、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领会:(1)货币五种职能的基本内容。(2)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关系。(3)货币具体形式的发展过程。

      简单应用:运用货币流通规律分析通化膨胀。

      (三)信用

      识记:信用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企业信用、消费信用。

      领会: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二重作用。

      四、本章重点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的关系。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信用形式。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二重作用。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4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明确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货币转化为资本,而劳动力成为商品则是这一转化的前提。把握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理解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重要意义。了解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生于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理解资本积累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分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途径,把握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二、课程内容

      4.1 货币转化为资本

      4.1.1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一般商品流通(W-G-W)和资本流通(G-W-G)的联系与区别。资本流通公式表现为资本的总公式。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4.1.2 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般商品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使用不仅能创造新价值,而且还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4.2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2.1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首先表现为生产各种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两个特点。

      4.2.2 资本主义的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是以价值形成过程为基础的。工人的劳动时间分成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作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4.2.3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根据生产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区分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着重要意义。

      4.2.4 剩余价值率

      商品价值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即c+v+m。剩余价值(m)与可变资本(v)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是决定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多少的得要因素。

      4.3 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4.3.1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含义。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生理因素和社会道德因素。

      4.3.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含义。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各企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社会价值超过个别价值的余额。

      4.3.3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4.3.4 资本主义工资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资本主义工资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分。

      4.4 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4.4.1 资本主义再生产

      在内容上,社会再生产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在规模上,社会再生产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到在把资本主生产过程作为一个孤立的生产过程来分析时所看不到的一些重要特点。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可以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4.4.2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积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具有客观必然性。资本积累的规模取决于剩余价值的数量。影响剩余价值总量的因素,也都影响资本积累的规模。

      4.4.3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一般用c:v表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个别资本的增大为前提的。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基形式。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4.4.4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必然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尖锐化,导致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灭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识记:资本总公式、资本、剩余价值、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领会:(1)一般商品流通(W-G-W)和资本流通(G-W-G)的联系与区别。(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3)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4)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识记: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

      领会:(1)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2)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意义。(4)剩余价值率的意义。

      综合应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识记: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领会:(1)工作日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关系。(2)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3)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基本形式。

      简单应用: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过程。

      综合应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四)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识记: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领会:(1)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揭示的特点。(2)分析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揭示的特点。(3)资本积累的本质。(4)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途径。(5)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6)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简单应用:(1)资本积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具有客观必然性。(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四、本章重点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期解决。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面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形式。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类型。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揭示的特点。资本积累及其实质。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与资本的有机构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5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资本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得到增殖的特殊性,明确考察资本循环主要是说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认识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考察个别资本运动的,而考察资本周转则主要是说明资本周转的速度,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明确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是从社会资本角度考察资本运动,认清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条件反映了生产和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分析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利润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考察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了解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各个集团是如何瓜分剩余价值的。

      二、课程内容

      5.1 资本循环

      5.1.1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资本的价值增殖在于运动,资本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得到增殖。产业资本的循环必须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5.1.2 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产业资本有三种循环形式,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产业资本的循环实际上是这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5.1.3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产业资本的循环要连续不断,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5.2 资本周转

      5.2.1 资本周转速度

      衡量和反映产业资本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指标。资本周转时间的构成。生产时间的构成。流通时间的构成。资本周转资数。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5.2.2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直接因素。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还取决于生产资本的构成。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存在区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资本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磨损密切相关。固定资本的折旧。

      5.2.3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即预付资本各个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

      5.2.4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加速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有着重大影响,它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和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率是不同的。

      5.3 社会资本再生产

      5.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

      5.3.2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过程的三个方面。社会简单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及其意义。

      5.3.3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及其意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过程的三个方面。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及其意义。

      5.4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5.4.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成资本家的生产成本,商品价值的构成就由原来的W=c+v+m变成W=k+m,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存在差别。利润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5.4.2 利润转论为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是以平均利润的形成为前提的。资本转移是平均利润形成的条件。平均利润率即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5.4.3 生产价格的形成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5.5 剩余价值的分割

      5.5.1 商业利润

      商业资本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商业利润及其本质。

      5.5.2 利息

      利息及其本质。利息率的含义。

      5.5.3 银行利润

      银行利润及其本质。

      5.5.4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资本主义地租的两种形式。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绝对地租与级差地租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资本循环

      识记:产业资本、资本循环。

      领会:(1)产业资本循环依次经过的三个阶段。(2)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3)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4)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简单应用:(1)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2)资本循环理论对企业运行的意义。

      (二)资本周转

      识记: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时间、资本周转次数、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固定资本、流运资本、固定资本磨损的类型、固定资本折旧、折旧基金、折旧率、预付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量、年剩余价值率、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年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领会:(1)资本周转速度同周转时间、周转次数的关系。(2)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3)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4)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5)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6)计算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公式。(7)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简单应用:(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率生产的影响。(3)资本周转理论对企业资金周转的意义。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

      识记:个别资本、社会资本、社会总产品及其实现、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领会:(1)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联系与区别。(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3)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含义。(5)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三个实现条件及其含义。

      综合应用: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对促进国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识记:生产成本、利润、利润率、资本转移、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剩余价值率。

      领会:(1)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2)剩余价值和利润的关系。(3)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4)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的差别和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率。(5)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6)生产价格的形成。(7)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简单应用:(1)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2)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3)平均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综合应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

      (五)剩余价值的分割

      识记:商业资本、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利息、利息率、银行资本、银行利润、资本主义地租。

      领会:(1)商业利润的本质。(2)利息的本质。(3)银行利润的本质。(4)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及产生原因。

      简单应用:剩余价值的分配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对剩余价值的共同瓜分。

      四、本章重点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产业资本循环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条件。资本周转速度可以用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两个指标来衡量和反映。资本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既取决于资本周转时间的构成。也取决于生产的构成,即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资本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磨损。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计算。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重大影响。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个别资本与社会资本的联系与区别。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资本简单再生的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为生产价格。平均利润和价格学说的意义。剩余价值分割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资本主义地租等多种具体形式。

      第6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弄清垄断形成的原因,把握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分析垄断价格、垄断利润、价值规律之间的关系,掌握金融资本的含义、形成途径及金融寡头实现其统治的形式,把握资本输出形成的原因与带来的影响。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把握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掌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理解资本主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分析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二、课程内容

      6.1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

      6.1.1 生产集中

      生产集中的形成及原因

      6.1.2 生产集中产生垄断

      生产集中形成垄断的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

      6.1.3 垄断与竞争

      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并使竞争更加复杂和尖锐。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的原因。垄断资本主义的竞争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6.2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6.2.1 垄断组织与垄断利润

      垄断组织及其形式。垄断组织的实质。垄断利润、垄断价格的含义。垄断利润的最终来源。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途径。

      6.2.2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银行的集中形成银行业的垄断。银行作用的根本性变化。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主要途径。金融寡头的产生。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方式。金融寡头在上层建筑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统治方式。

      6.2.3 垄断资本的国际化

      垄断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资本输出及其形式。资本输出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征。国际垄断同盟及其形式。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和领土上瓜分世界。

      6.2.4 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址。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诸多经济特征的共同基础。垄断加深了深入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其他一切矛盾。

      6.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6.3.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国次高潮。

      6.3.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

      依据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结合的程度和方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三种基本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进一步加深。

      6.3.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调控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手段。

      6.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6.4.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

      6.4.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形成的原因。资本主义再生发展周期性的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新特点。

      6.4.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新表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资本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从“滞账”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新表征。2008年爆发的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特点。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多重原因。金融危机实质上就是经济危机,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动的必然结课。

      6.4.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6.5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6.5.1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经济条件。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起点,是以对小生产者的暴力剥夺为主要特征。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种矛盾的发展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又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6.5.2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是呈现出许多新特和新变化。这些新变化维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呈现出进一步尖锐化趋势。

      6.5.3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为资本主义的质变进行着量的积累,为它走向灭亡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准备着更为充分的特质条件。资本主义最终将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曲折复杂的。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

      识记:生产集中、垄断

      领会:(1)垄断与竞争的关系。(2)垄断时期竞争的新特点。

      简单应用:(1)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2)垄断生产的原因。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识记:垄断组织、垄断价格、短期价格协定、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因、混合联合公司、金融资本、金融寡头、参与制、资本输出及其形式、国际垄断同盟及其及形式、跨国公司、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领会:(1)垄断组织的形式及其实质。(2)垄断利润获取的主要途径和最终来源。(3)银行业垄断的形成和银行的新作。(4)金融资本的形式。(5)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简单应用:(1)垄断价格的出现不违背价值规律,只是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2)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作用。

      综合应用:(1)垄断价格的出现不违背价值规律,只是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2)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作用。

      综合作用:(1)金融寡头的统治方式。(2)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识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领会:(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民的原因。(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主义的基本形式。(3)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简单应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四)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识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领会:(1)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的新特点。(3)资本主经济危机在当代的新表征。

      简单应用:(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

      综合应用:2008年爆发的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特点及原因、根源。

      (五)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识记:资本原始积累

      领会:资本主义产生方式建立的基本经济条件。

      简单应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综合应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四、本章生点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垄断。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时期竞争的新特点。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垄断组织及其形式、实质。垄断利润及其主要途径和最终来源。垄断价格及其与价值规律的关系。金融资本的形成及其途径。金融寡头及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统治方式。垄断资本的国际化与资本输出、国际垄断同盟。资本输出及其形式。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和输入国的作用。国际垄断同盟及其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化。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的内涵。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经济成分。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析制度的内涵和形成依据,弄清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的特点,了解企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理解并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殊性。了解企业的内涵和类型,把握现代企业制的基本特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构成、市场机制,以及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

      二、课程内容

      7.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7.1.1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建立的途径。

      7.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要区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

      7.1.3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要居于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

      7.1.4 公有制的内涵和实现形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仅要科学识识有制经济的内涵,而需要进一步探索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联系与区别。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7.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中,还包括多种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7.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7.2.1 多种分配试并存的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多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实行这一分配的制度和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的多种分配方式中占据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主要体。

      7.2.2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原则。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的新特点。

      7.2.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多种其他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及其实质。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客观要求。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

      7.2.4 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差距,是理顺分配关系的重要前提。科学分析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7.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表现。社会主义规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的主要表现。

      7.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核心问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大创新和突破。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是对立的。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

      7.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与市场

      7.4.1 企业的含义和分类

      经济主体的微观活动是市场调节的基础,也是市场运行的微观基础。微观经济主体的内容。企业是生产商品或服务以获取利润的基本经济组织。企业的类型。公司制企业的主要形式。

      7.4.2 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同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7.4.3 市场机制

      市场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调节内容生于市场活动本身。市场机制的内涵及内容构成。价格机制的作用体现。供求机制作用的实现形式及作用体现。竞争机制的作用体现。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关系。

      7.4.4 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市场体系的内容构成。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特征。

      7.4.5 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

      市场规则的意义。市场规则的内容构成。完善市场规则、优化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识记:(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3)公有制的内涵和实现形式。(4)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领会:(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3)同一种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同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容纳不同的所有制经济。

      简单应用:(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2)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识记:按劳分配,按资本分配,按资金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技术、信息、房地产等要素分配,个体劳动收入。

      领会:(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2)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4)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

      简单应用:(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实行按劳分配的新特点。(2)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

      综合应用: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领会:(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般性的表现。(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性的主要表现。(3)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简单应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与市场

      识记:企业、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市场规则。

      领会:(1)企业的不同类型。(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3)市场机制的内容构成。(4)市场体系的构成。(5)市场规则的内容构成。

      简单应用:(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2)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

      四、本章重点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确立依据。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客观必然性及主要体现。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及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阶段的分配制度及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新特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他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及实质。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8章 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把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认识经济发展观念的重大变化。掌握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明确科学发展就是要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等问题。掌握经济结构优化的基本规律,明确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优化是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二、课程内容

      8.1 从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

      8.1.1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计算公式。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必须处理的几个关系。

      8.1.2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内涵。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8.1.3 以新理念发展经济

      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新理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8.2 经济结构的优化

      8.2.1 产业结构的优化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工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优化。起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8.2.2 城乡结构的优化

      城乡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城乡人口结构优化的主要表现。工农业生产结构优化的表现。

      8.2.3 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

      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划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国素。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主要表现。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我国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基本战略定位。

      8.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8.3.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意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意义重大。

      8.3.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具有内联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8.3.3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

      为切实保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实现,必须做到的几个基本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从经济增长到科学发展

      识记: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外延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内涵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领会:(1)一国的经济增长状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3)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4)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简单应用:(1)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新的发展理念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二)经济结构的优化

      识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资源禀赋。

      领会:(1)三次产业的划分及其变化。(2)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3)第二产业的地位和作用。(4)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5)城乡人口结构的优化。(6)工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7)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简单应用:(1)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2)工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优化。(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4)我国的区域经济划分。

      综合应用:(1)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2)城乡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3)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4)我国实现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基本战略定位。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领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简单应用:(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2)保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顺利实现的五个基本要深圳市。

      四、本章重点

      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三次产业的划分及其演进规律。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城乡人口结构的优化和工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求。

      第9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把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中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内涵、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以及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把握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以及运用的主要调控手段。认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作用,把握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和基本原则。认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水平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二、课程内容

      9.1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关系

      9.1.1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的内涵和意义。国民收入的内涵和意义。决定和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现阶段,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经济、私营企业中,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以后形成的各方面的收入。国民收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的原因。对国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主体和主要途径。

      9.1.2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

      社会总供给的内涵和构成。社会总需求的内涵和构成。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宏观经济运行保持稳定状态的基本条件。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之间不平衡的表现。

      9.1.3 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是宏观经济的基本比例关系,正确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是经济协调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处理好积累和消费之间关系必须遵循的原则。

      9.2 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9.2.1 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依据

      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内涵和客观必然性。

      9.2.2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政策

      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任务和目标,需要运用各种宏观调控的政策。宏观调的四大主要政策。

      9.2.3 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机。宏观调控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机。

      9.3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

      9.3.1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作用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在生产社会化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9.3.2 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

      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9.3.3 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

      共享发展理念下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覆盖面最广、社会意义最大、涉及内容最多、也是最主要的保障形式。社会保险的三大基本特征。社会保险的构成。社会福利及其特点。社会救助的特点。社会优抚的特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关系

      识记: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领会:(1)决定和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2)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3)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4)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不平衡的表现。(5)处理积累与消费之间关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简单应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宏观经济运行保持稳定状态的基本条件。

      综合应用:(1)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上的基本状况。(2)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识记: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税收、价格、信贷、汇率、补贴。

      领会:(1)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2)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3)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

      简单应用:(1)制定正胡的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性。(2)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的重要性。

      (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

      识记:社会保障体系。

      领会:(1)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2)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简单应用:(1)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2)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特征。

      综合应用:(1)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四、本章重点

      决定和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社会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宏观经济运行保持稳定状态的基本条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不平衡的表现。正确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经济协调运行的基本条件。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特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深刻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了解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政策及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的影影响,把握应对措施。

      二、课程内容

      10.1 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与本质

      10.1.1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是经济球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际经济关系逐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最终导致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10.1.2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10.1.3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跨国公司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国际经济协调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不断增强。

      10.1.4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动并主导的经济运动。经济全球化的体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发展表明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10.2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10.2.1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国际贸易理论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级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

      10.2.2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意义。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的机构。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10.2.3 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

      国际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

      10.2.4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及内容。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化。国际金融机构的构成。

      10.3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

      10.3.1 经济全球化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10.3.2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

      增强经济实务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保证。加强国际合作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建立预警机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与本质

      识记: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

      领会:(1)国际分工体系的变化。(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3)区域经济集团的五种组织形式。(4)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三大支柱。(5)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简单应用:(1)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2)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蕴含并深化着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2)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识记:(1)对外贸易政策及其基本类型。(2)关税及其类型。(3)非关税及其种类。(4)世界贸易组织、国际金融、国际收支、外汇、外汇管理、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外汇市场、国际黄金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国际货币体系。

      领会:(1)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2)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3)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4)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5)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6)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7)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职能、组织机构、基本原则。(8)国际金融的主要内容。(9)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10)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阶段。(11)国际金融机构的三种类型。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

      识点:国家经济安全、国家产业安全、国家贸易安全、国家金融安全、国家经济运行安全、国家调控经济能力。

      综合应用:(1)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2)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

      四、本章重点

      经济全球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问题及主要内容。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职能、组织机构、基本原则。国际金融的主要内容。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阶段。国际金融机构的三种类型。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一、学习目与要求

      了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理解经济全球化既加强了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同时又加深了它们之间的经济矛盾。了解发达国家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形式,把握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双重影响。深刻认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掌握国际经济秩序的形成与发展的实质。

      二、课程内容

      11.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11.1.1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11.1.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加强经济联系的主要表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的经济矛盾的主要表现。

      11.1.3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国际经济组织协调的主要形式。区域经济联盟协调的主要形式。

      11.2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11.2.1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大体经历的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取得的经济成就。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11.2.2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和带来的挑战。

      11.2.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

      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但同时又使它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及其主要表现。

      11.3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1.3.1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形成

      旧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的形成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

      11.3.2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目标。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识记: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

      领会:(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特点。(2)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

      简单应用:(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矛盾。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识记:(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泊实质。(3)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旧秩序、旧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

      领会:(1)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存的共同问题。(2)新殖民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简单应用: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和带的挑战。

      综合应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

      (三)建议国际经济新秩序

      识记:国际经济新秩序。

      领会:(1)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目标。(2)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3)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特征。

      简单应用: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综合应用:发展中国家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四、本章重点

      经济全球 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特点及其主要表现。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的主要形式。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和带来的挑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国际经济旧秩序与新殖民主义。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做的努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以及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分析中国全方侠、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形成,了解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瞩目成就。了解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的具体措施。

      二、课程内容

      12.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对外开放

      12.1.1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对外开放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需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是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是适应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12.1.2 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确立与发展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进行的探索。

      12.1.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中国对外开放遇到的挑战。

      12.1.4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产系,实际上就是正确处理好从国外进口商品、引进技术设备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

      12.2 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与战略格局

      12.2.1 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对外贸易、对外资金、对外技术交流、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以及发展国际旅游业,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12.2.2 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

      中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边、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自由贸易区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成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强大引擎。

      12.2.3 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中国对外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引进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多双边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发展。

      12.3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2.3.1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内涵。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主要表现。

      12.3.2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主要内容。

      12.3.3 实施“走出去”战略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竞争,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采取“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的对外开放发展到新阶段的一项重大举措。“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

      12.3.4 进一步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在经济全球背景下实行对外开放,必须把巩固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基本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区域开放格局,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的主要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对外开放

      识记:对外开放、独立自考、自力更生。

      领会:(1)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2)中国共产党关于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辩证统一产系。

      简单应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二)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与战略格局

      识记:对外贸易、对外资金交流的基本内容、对外投资的含义及类型、对外技术交流的主要内容、对外承包工程的含义及形式、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旅游业。

      领会:(1)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2)引进外资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3)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必须坚持的原则。(4)经济特区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简单应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

      综合庆用: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识记:市场多元化战略、“走出去”战略。

      领会:(1)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主要表现。(2)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的内容。(3)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内容。(4)“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

      简单应用: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综合应用: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四、本章重点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中国共产党关于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的主要表现。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内容。“走出付出”战略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以上就是关于广东省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考生。若想了解2022年广东省自考报名指南、自考解答、历年真题、考试资讯常见问题等相关资讯,广东自考网将会持续更新。

    广东自考培训报名预约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隐私条款》

    上一篇:广东自考考试大纲《商品流通概论》第七章:商品流通的价格与效益
    下一篇:广东省自考英语(一)考试大纲

    广东自考网提升便捷服务
    2025年1月准考证打印还有 -2
    【请广大考生提前备考】
    加入广东自考公众号
    广东自考网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
    加入广东自考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